?SiC MOSFET門極驅動電阻與負壓關斷電路的精髓
?
在AI服務器電源等高功率密度應用場景中,碳化硅(SiC)MOSFET的高頻開關特性是實現高效電能轉換的核心。然而,其高速開關過程中產生的寄生導通風險,直接威脅系統的可靠性。平尚科技基于工業級技術積累,通過優化門極驅動電阻與負壓關斷電路的協同設計,為AI電源系統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?

門極驅動電阻的精準選型:平衡速度與振蕩門極電阻的取值對SiC MOSFET的開關特性具有決定性影響。較小的電阻值(如2-5Ω)能加速開關過程,降低開關損耗,但會加劇電壓過沖和振蕩;而較大的電阻值(如10-20Ω)雖能抑制振蕩,卻會導致開關損耗顯著增加。平尚科技的測試表明,在800V/20A的AI服務器電源半橋電路中,采用6Ω開通電阻與3Ω關斷電阻的分離式設計,可實現最佳平衡:開關損耗降低約25%,且電壓過沖控制在直流母線電壓的15%以內。這種設計有效利用了低關斷電阻對米勒效應的抑制能力,通過增強關斷時的灌電流速度(可達6A),避免因寄生電感引發的柵極電壓尖峰。

負壓關斷電路:從簡化的生成到穩定性的提升負壓關斷是抑制SiC MOSFET寄生導通的關鍵措施。平尚科技采用“穩壓管+電容”的簡易負壓生成電路,僅通過驅動電阻(Rg)、鉗位穩壓管(Dz)和支撐電容(Cneg)的配合,即可在自舉供電場景下實現-3V至-5V的關斷電壓。例如,當VDD=21V時,選用2.7V穩壓管可將柵極正壓穩定在18.3V,負壓維持在-2.7V,確保柵極電壓始終低于閾值(Vth),規避誤開通風險。然而,簡易負壓電路在小占空比工況下可能失效。平尚科技的測試發現,若占空比低于5%,負壓會因充放電失衡而衰減至-1V。為此,我們建議通過預充電機制:在初始PWM信號中插入常高電平,使Cneg在發波前建立穩定負壓,確保系統在各種負載下的關斷可靠性。

米勒鉗位與負壓的協同:應對高dV/dt挑戰單一負壓關斷在極端dV/dt場景下仍可能失效。平尚科技通過集成有源米勒鉗位功能,在檢測到關斷狀態(CLAMP與VEE壓差低于閾值)時,自動將柵極-源極間阻抗降至極低水平,從而快速泄放米勒電容(Cgd)耦合的電荷。實測數據顯示:僅使用負壓關斷時,柵極電壓振蕩幅值達4V,存在誤開通風險;結合米勒鉗位后,振蕩幅值縮減至0.5V以內,且負向應力降低60%。這種協同設計顯著提升了AI電源在頻繁負載突變時的穩定性,尤其在圖騰柱PFC等拓撲中,可將橋臂直通故障率降低70%以上。

國產化替代方案:性能與成本的平衡在供應鏈本地化趨勢下,平尚科技采用國產驅動芯片(如瞻芯IVCR1412)實現負壓與米勒鉗位的集成。該芯片通過內部電荷泵提供-2V關斷電壓,并利用4A強灌電流抑制米勒效應,同時省去外部柵極電阻,顯著縮小布線空間。與進口方案對比測試顯示:開關損耗:國產方案在100kHz開關頻率下損耗僅增加8%;集成度:SOT-23-6封裝占板面積比傳統方案減少50%;成本:整體BOM成本降低約20%。此外,瑤芯等國內企業推出的支持零電壓關斷的SiC MOSFET,通過優化器件結構(如降低Cgd/Cgs比值),在高溫環境下仍能抵御串擾,為簡化驅動設計提供新路徑。布局與可靠性: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驅動性能高度依賴PCB布局。平尚科技強調門極驅動回路最小化原則:將驅動電阻、穩壓管和Cneg置于距SiC MOSFET柵極5mm范圍內,可減少寄生電感60%,從而將電壓過沖抑制在10%以內。同時,采用分離式接地策略——功率地與信號地獨立,并通過屏蔽層隔離,共模噪聲降低6dB以上。在工業級AI電源的長期驗證中,平尚科技的驅動方案使電源模塊MTBF提升至15萬小時,滿負載效率穩定在98%以上,全面適配國產AI硬件對功率密度與可靠性的嚴苛需求。